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代表委员热议:突破4万亿后,教育投入够了吗?怎么“花”?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婷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首次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8.2%,占GDP比例为4.04%,连续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十…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婷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首次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8.2%,占GDP比例为4.04%,连续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但同时亦强调,“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一方面是国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另一面是老百姓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十四五”期间,教育经费的“蛋糕”怎样切好?如何做大?今年两会,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实现4%后,继续增加教育投入,是代表委员们的期盼”

“教师待遇要提升,学校建设要体质扩容,城乡教育要一体化……”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看来,“从供给侧来讲,教育上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实现4%后继续增加教育投入,是代表、委员们的期盼”。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今年就带来了一份关于强化教育投入的提案。

他认为,从中央到地方根据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财政收入年中增收部分,应优先安排用于教育,以确保各级财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做到“只增不减”。

“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不低于4%,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指标。从全国落实‘两个只增不减’的情况看,全国和中央层面每年都能做到,但每年都有若干个省份、20%左右的区县未做到‘第一个只增不减’;每年各学段均有一些省份未做到‘第二个’只增不减,其中,除中职外,中部地区其余各学段生均水平均为全国最低。”张志勇担心,受全球经济提振困难和我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公共财政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用于教育投入的数量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张志勇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去年9月,国办督查室派员赴贵州省大方县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该县自2015年起即拖欠教师工资补贴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

张志勇建议,从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上,明确“两个不低于”,研究将“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不低于4%”同步纳入统计公告指标体系,加强督导。

“建立生均经费制度、强化省级统筹责任或是突破点”

从国际上看,中国教育的投入水平如何?张志勇手中有一组数据:2017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初等到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比例平均为4.9%,其中美国为6.1%、韩国为5.0%、以色列为6.2%、加拿大为5.9%、墨西哥为4.4%。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斌专门比较过中等收入国家的教育财政投入情况。他发现,OECD还会考虑每个国家的生均投入与人均GDP的比例,因为不同国家学龄儿童数量规模还不同,只看绝对数量是不完整的。如果按人均指标算,中国并不算高,甚至还达不到平均水平。

“4%应该是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教育投入的底线水平,今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黄斌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梳理了近几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他发现,教育经费虽保住了4%的“红线”,但在过去5年占GDP的比例呈现逐年降低的现象。

“部分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出现了下降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中央财政的经费保障压力,也损失了一定的效率。”聂日明认为,中央应适当援助教育落后地区,但教育绩效的改进主要仍靠地区自己,把激励机制做好,让基层愿意增加教育投入是中央投入的必要前提,这也是当下继续增加教育投入的关键问题。

张志勇建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各地要在今年制定完成本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同时,要以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推动各地合理划分省以下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强化省级统筹责任。

“教育里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众多受访代表、委员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实属不易。“十四五”期间,必须仔细用好教育经费的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首要要“关注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特别要体现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发现,乡镇和农村教师的住宿问题尤其突出,建议将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在全国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

其次要“补短板”。

全国学前阶段、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分别为4993人、10877人,分别占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0.6%、1.36%。这是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提供的一组数据。他建议,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则建议,将现有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重点向农村、经济落后的乡镇、薄弱学校倾斜;加快信息化建设,采取“互联网+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再其次要“夯基础”。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看来,“卡脖子”领域高级技能人才奇缺,“十四五”时期应实施“大国工匠培养计划”专项,培养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技术技能水平拔尖的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高校应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科学研究计划,不断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放眼2035年,我们要建成教育强国。这些宏伟目标都迫切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更加科学的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张志勇总结道。

https://www.sohu.com/a/454910631_120074?scm=1002.280027.0.PC_CHANNEL_FEED&spm=smpc.ch25.fd-news.326.1615343634110HW5qikQ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教育周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eduinfo.com.cn/2021/03/5314.html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1-88917857

Q Q: 13789339

邮箱: 13789339@qq.com

工作时间: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